女人择夫的爱情博弈学

2016-03-30 10:05:12点击:


夏娃对亚当说:“亲爱的,你是全心全意爱我吗?”
  
亚当叹了口气:“当然了。除了你,我还能有什么选择呢?”
  
经济学有个名词“霍布斯的选择”,即“没有选择”。商业竞争不发达的社会,“霍布斯的选择”很多见,比如多年前中国人单调的服装样式,几年前昂贵的电话初装费这种烦恼叫每个人头疼,这毕竟不是我们个人所能改变的。
  
随着竞争的发展,这种烦恼较过去大大减少。可是另外的烦恼又找上来:太多的选择叫人眼花缭乱。小至人生道路的选择、大至国家的大政方针,都有一个最佳策略。每个人都希望有选择,而且希望作出正确选择———即使不是最好的,至少也是比较好的,那么有没有一些方法帮助我们呢?
  
众里寻他千百度
  
玩一个“约会游戏”:假定你是个女性,决定要结婚,你身边社交圈里有100个合适的单身男子都有意追求你,从他们当中挑选最好的一位作为结婚对象,这并非易事,怎么做才能争取到这个结果?
  
这个游戏的条件是严格限定的:每个人你只能约会一次,而且只能当场决定选择还是放弃,不能把他们“冷冻”起来作为后备,一旦你选择了其中一个,你就没有机会再约会别人了。这样限制是有道理的,因为在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机会是不等人的,等你左挑右选,人家可能早就成了别人的如意郎君。
  
你得开始约会,但是约会和选苹果是不一样的,挑选苹果可以把两个拿起来比一比,可是在这个游戏当中一次只能跟一个人约会,每次约会后就必须立刻决定这个人有没有可能是最好的一个,虽然有很多人你还没有约会过。一旦某位幸运的男士中选,你就不再约会。
  
还有一个游戏规划必须遵守,约会之后一旦你决定淘汰这个人,他就永远出局了。你可以假设他娶了别人,或者心灰意冷出家当了和尚,甚至跑下断崖一死了之。重点就是你不能和每个候选者约会后,再把他们贴上排名的标签,收藏在仓库的架子上,最后才从里面挑最好的一个。你希望选到最佳伴侣,但是又该如何在既定的规则下,将找到理想对象的几率极大化呢?

别选第一个碰到的人
  
赢的策略就是能够给你最大成功机会的策略。纵使无法100%肯定,但是你知道自己要的就是最大的成功机会。
  
显然,你不应该选择第一个遇到的人,因为他在100个当中名列第一的机会只有1%。这个几率可以说是非常的渺茫,直接把筹码放在第一个人身上,也是最糟的赌注。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假如你约会的头一个碰巧是最好的那个呢?你把他淘汰掉了,以后约会的对象“一蟹不如一蟹”,岂不是遗恨终生吗?在我们身边,确实有些夫妻是初恋情人,而且似乎过得也不错。但是这里我们谈的是策略,而不是命运或缘分,只要你不是十分迷信,就一定会承认,与其把自己的未来交给或然率,还不如自己掌握更好些。
  
刚刚说过,你不应该选择第一个出现的对象,因为第一次约会就碰到最佳伴侣的机会微乎其微。即使这个人真的很优秀,你也要忍痛割爱,因为你不知道在这100人里,他到底排在什么位置。
  
再次声明:这只是个游戏。在游戏中,这位女性对这100人原来一无所知,而在生活中,即使没谈过恋爱,你对异性也有很多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你已经知道什么样的男人可以交往,什么样的不能。所以如果你在现实里遇到一个好男人,你应该把他留下,而且你们只要还没有结婚,“骑马找马”也不能算不道德!
  
牺牲者与实验品
  
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前面遇到的一组人作为试验品,之后如果遇到比这组人更好的对象,就可以考虑嫁给他了。你要做的就是从前一组人当中获取一些经验,作为评估他人的基础。那么要抽取多少样本做出实验品才算合适呢?
  
这是一个两难选择,如果你抽取的“样本”太少,你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准确;可是如果你取样太多,结论倒是准确了,可是又很有可能错失最佳选择(他正好在取样里,被牺牲掉了)。那么,有没有个最佳样本数存在?如果有,那么该是多少?
  
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向老师求教: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块麦田,要求他们沿着田埂直线前进,不许后退,而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枝最大的麦穗。
  
第一个弟子走几步看见一枝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了下来。但是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枝大,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只好将就着摘了一个。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当他走到1/3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1/3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1/3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枝美丽的麦穗。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枝,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可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了。 注意那个结果最好的弟子的策略:1/3。为什么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比例呢?
  
事实证明,选择最佳对象的最好搜寻策略,就是在冷静地比较若干样本后,选择下一个高于他们全体的那一个。失去最佳选择的风险约有1/3,但是你已经竭尽所能了,而且你还有大约1/3的机会在100个当中挑中最想要的那一个。其实当你在100个人当中挑选时,1/3的机会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女王选夫与最优策略
  
当然,生活中,策略并不唯一。来看“女王选夫”的故事:有一个女人当政的国家,女王想要选择一个丈夫,于是她找来两个大臣,让他们去各地寻找。
  
大臣们各找回一个候选者,分别是A和B,为了衡量这两人的实力,他们还为候选者的各项素质(健康、智慧、容貌、口才、才能、门第、声誉)分别打分,假定打分十分公平,是否能够选出最佳的一个呢?
  
现在假设,A的总分比B的高,似乎选他是正确的。可是B也有优势,在7项素质中,他有4项超过了A,1项打成平手,只有两项落后,就综合实力来说,他似乎更为合适。谁更合适?其实,问题应该是哪种策略更合适。
  
比如女王亲自体验一下,根据自己的感觉决定。但是这个办法也有风险,有些人就是中看不中用,刚一接触使人如沐春风,可是时间一长就觉得面目可憎。感觉总是不太可靠的。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看女王究竟最看重哪个素质,比如:女王只希望那个丈夫生龙活虎,那么智慧云云就不那么重要了。
  
比较合理的策略可能是将各种策略综合起来,比如先画定一个及格线,在这个及格线上选择某种素质最突出的;或者掉过来,选择总分高,同时某种素质也不太差的。这样结果虽然不一定最好,但一定很不错。
  
在我们面对选择时,决策的核心并不在于结果的最优,而是决策过程的最优化,只要你的策略合理,结果当然也不会差。

不要指望最好结果
  
我们都希望找到最好的那一个,但是如果你把这作为唯一目标,你可能得不偿失。
  
一个最重要的理由是:你很难找到一种方法来保证实现这一理想。人不是机器,不能用“型号”、“运算速度”、“行业标准”之类的东西衡量。
  
按图索骥也是人们常犯的毛病,好多少男少女正是以心目中的偶像(通常是浪漫影视和大众媒体营造出的不真实形象)作为择偶标准。这种标准至少有两个问题:其一是似乎认为人也像某种商品,是可以批量生产的;其二就更糟糕:如果真的享受不到,就弄个假货自欺欺人。 当然,我们都希望得到高标准的,但如果你不学会降格以求,恐怕只能孤独下去。时间不会倒流,机会往往也是如此。如果你的标准过于苛刻,就会丧失许多可以抓住的机会。

在爱情问题上有许多神话。最典型的一个神话就是所谓“另一半”:这世界上的男男女女都只是半身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另一半,而我们恋爱的目的就是要找到那个“另一半”。这种说法挺叫人感动,但于事无补。

其实,无论是选择爱情也好,工作也好,人生道路也好,“正确答案”只在理论上存在。与其在这上面纠缠不清,不如通过理性的态度,选择合理的策略,争取一个较好的结果。

【本文由她他社整理发布。她他社,关爱两性需求性爱健康】

相关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