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才会赢”还是“偶遇更会赢”?(二)

2016-03-30 10:00:19点击:
相亲和偶遇是两种不同的印象加工方式。可以简单地说,相亲属于整体优先的自上而下的加工,而生活中相遇相识属于局部优先的自下而上的加工。
  所谓自上而下的加工就是指对事物的认识是从一般的知识开始的,比如对方的学历,年龄,工作,家境,等等。而自下而上的加工是指从事物的某一个侧面开始认识事物。
  由于在相亲中,我们是先知道了对方的一些硬性的条件,那么我们就会带着属于这些人的相关信息来认识对方。某些情况下,有些年轻女孩子对父母所在乎的对方的物质和权力是比较反感的,而往往这些方面是父母所十分在意的,所以在相亲之前这些很好的条件就被父母反复重复和强调,这样更增加了当事人的阻抗心理。因此带着不好的整体印象和阻抗的心理,我们就去参加了相亲。
  心态决定我们的看法,我们的心态就是不平衡的,所以我们就更不能客观评价相亲的对象,而很快加以否决。而如果是我们生活中自己遇到的人呢,就不一样了。我们虽然每一人都有自己的阿妮玛或者阿妮姆斯,也就是理想的异性形象,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历一些事情,而有些人就会走进我们的事情和记忆之中,从而形成了我们的某种情感。
  当某种很好的情感产生时,由于晕轮效应的存在,我们就感觉这个人十分的美好,是我们要选择的对象了,而忽略了有时候他们会与我们对理想异性的要求并不是完全符合,但是爱情是情感,并不能完全由理智决定,所以姻缘就产生了。
  例如,我们有听到这样的事情,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富家女孩子喜欢上了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农村年轻小伙子。假如女孩相亲遇到这个小伙子,或许对这小伙子偏见很多,当然实际上她也不会和这样的小伙子相亲。但是因为她和他在生活中相遇了,所以情况就变了,也许她发现并被小伙子的真诚憨厚和朴实的特征所深深吸引而毅然决定要和小伙子在一起。其实是同样的一个人,但是我们相遇的方式不一样,所以结果也就不同了。
  心理咨询师点评:相亲时容易产生德西效应,降低我们的动机;偶遇时容易产生晕轮效应,增强我们的动机。动机太弱,情感不足,则平淡无味;动机太强,情感太浓烈,则容易盲目。
  

相关文章

分享到: